杏彩体育app:不是保时捷买不起而是雷军造车更有性价比
从2021年3月30日正式官宣造车开始算起,到2023年12月28日首款汽车产品正式对外公布,小米只用了1003天,再次刷新了新能源汽车创业公司的造车记录。
在此之前,特斯拉从公司成立到首款产品Roadster正式发布,足足用了5年的时间;2014年,差不多同时开始造车的蔚来和小鹏,在这一数据上用时3年零4个月;晚一年成立的理想也用时3年零3个月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“双资质”的不断收紧,小米大概率是这波互联网造车风口上最后一名新晋玩家,但激烈竞争的市场氛围从不会对任何一个后来者保持耐心。尽管小米只用了1003天,但仍有不少人质疑雷军,小米造车是不是太慢了。
对于雷军和小米而言,想要造出来一辆车其实并不困难,只需要300-400人的团队,投入十几亿的研发资金,再找一辆车做逆向工程就好了。但在如今的大环境下,市场包容不了拖沓的造车节奏,更不会允许不及格的产品出现。
雷军选择的对象是保时捷,更具体一点说是保时捷Taycan Turbo。小米首款汽车产品小米SU7与前者定位类似,同样是C级纯电轿车,这意味着小米得在保时捷擅长的领域,及车辆的设计、性能和机械素质上恶补功课。
为了打造“十年后依然好看”的外观设计,小米从宝马引进了i系列语言设计师李田原、奔驰EQXX外观设计师仇臻、宝马Z4跑车内饰设计师Shin Muto,前后推翻了三版设计,才将小米SU7的外观造型最终定版。
这些设计师们也将其个人风格融汇进了小米SU7,让后者拥有跑车般动感的车身比例、干净简约的内饰搭配,以及全世界量产车最低的风阻系数。
没有造车经验的小米,在最开始也曾内部探讨过购买别人的整车平台,不仅能节约一笔客观的研发成本,还能少走很多弯路。但小米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全部正向自研平台架构。
雷军给团队提出了很严苛的研发标准,小米摩德纳平台至少要做到100项业内“第一”、“唯一”、“最”。虽然雷军没有透露摩德纳平台具体的研发成本,但其绝不会少于大众用于研发MEB平台的70亿美元。
在性能上,小米SU7超越保时捷TaycanTurbo和特斯拉Model S,百公里加速仅需2.78秒;在续航里程上,小米SU7双电机版本超越奔驰EQS,CLTC工况下达到800公里;在安全性上,小米SU7的整车扭转刚度达51000N·m/deg,超越福特猛禽F150。
智舱领域,小米经过7年研发、投入超过5000名工程师研发的澎湃OS迎来正式上车。澎湃OS的加持,让小米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唯二拥有整套人、车、家智能终端互联生态的企业。
智驾领域,小米一期投资现已增加至47亿、研发团队过千人、自研多项感知决策核心技术,并且已经规划了明确的领航辅助驾驶开城计划,2024年底将覆盖全国100城。
在雷军眼中,超越行业十倍研发投入的小米SU7,没有不成功的道理。但究竟定一个什么样的价位,却让雷军犯了难。
按照商业规律,十倍投入的产品理应卖一个更贵的价格。但小米SU7却诞生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最残酷的赛段,即便是再领先的产品也难以支撑高昂的溢价。
但小米SU7的定价也绝不会低到不合常理,光小米SU7搭载的宁德时代电池包,其成本就要十几万人民币。
当产品技术公开到了这种程度,价格就成了小米SU7留给市场仅剩的兴奋点。定价不难,难在雷军出牌的机会只有一次。
基于小米正向自研的摩德纳平台,小米本次公布了在电机、电池、大压铸、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5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。
在电机领域,小米从造车之初就立项了小米超级电机项目,招募了100人的专家团队,选择了联电和汇川两家作为供应商,目标是做全球转速最快的电机,且完全自研自产。
小米总共布局了三代电机技术,其中前两代的转速分别能达到21000和27000转,预计将于2024年和2025年正式上车;第三代电机的转速来到了空前的35000转,但目前还在研发阶段。
小米第一代超级电机技术又细分为两款产品,即V6和V6S,分别适配小米SU7的400V和800V平台,大致相当于燃油车时代6缸和大6缸发动机的动力水平。
转速上,小米已经完全领先于保时捷Taycan Turbo的16000转和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20000转。而在国内市场,小米并不缺旗鼓相当的对手,智己LS6搭载的飓风电机和智界S7搭载的华为全新DriveONE电机,其转速分别可达21000转和22000转。
小米第二代超级电机命名为V8S,采用了小米材料团队和供应商联手打造的硅钢材料、双向立体油冷冷却技术,在转子强度和温度控制上都有了新的突破;
小米第三代超级电机采用了碳纤维激光缠绕工艺,相比特斯拉已经在Model S Plaid版上量产的湿式缠绕法,小米第三代超级电机的良率和预紧力都有了进一步提升。
在动力电池领域,小米不做电芯,但和宁德时代共同抽调了上千名工程师,历时两年完成了多项电池技术的自研工作,并自建工厂进行生产。
小米自研的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,其峰值电压可达871V;小米自研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,将电池包的厚度做到只有120mm;
小米还自研了电芯倒置技术,让电芯表面的泄压阀朝向底盘而非座舱,即便是当电芯遭遇热失控,其释放出来的压力也不会直面乘员。
小米的动力电池技术也同样不对手。在电池包厚度上,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800V巨鲸电池包,其厚度仅为117mm;在峰值电压上,蔚来自研的大圆柱电池其峰值功率可达925V。
但小米的优势在于,在同样和宁德时代基于麒麟电池打造的产品中,小米电池包成本和小米SU7最终的产品售价,或将都是最低的。
基于成本层面的考量,小米的电池并没有过分追求大容量和超长续航。在成熟的化学体系下,小米这套方案的极限可做到132kWh的电池容量,提供超1000公里的续航。
对比来看,极氪001千里续航套装和极氪009ME版,均搭载了更贵的140kWh电池包,售价分别为37.2万和58.8万;理想MEGA更是要来到60万级,因此小米很有可能率先完成麒麟电池技术的成本下探。
为了押宝行业领先的技术趋势,小米决定在大压铸领域也自己建厂自己干,并且在压铸岛全套流水线和压铸材料上,小米均为全部自研。
小米造车团队的同事最初向雷军呈报了三套压铸方案,但最终基于成本层面的考量砍到了两个,如今就是小米汽车工厂中的大压铸A和大压铸B。
小米还充分吸取特斯拉的教训,在自研大压铸技术的同时也布局了传统的冲压方案,只为避免大压铸技术在工厂产能爬坡阶段拖后腿。
对比来看,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用于生产Model 3和Model Y后底板的压铸机,可提供6000吨的锁模力;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工厂用于生产Cybertruck后底板的压铸机,其提供的锁模力为9000吨,均低于小米。
为了降低压铸件碰撞之后的维修成本,小米还为后底板设计了中高速溃缩区,形成了三段式结构。类似的,理想MEGA基于一体式压铸打造的后底板也应用了相似的设计。
截止目前,小米在智驾上的第一期投资已经由33亿追加到47亿,团队规模超1000人,测试车辆超200辆。甚至为了自研智能驾驶技术,小米还在2021年斥资约7737万美元收购了一家名为Deepmotion的自动驾驶公司。
作为对比,蔚来11月份裁员前自动驾驶团队约为1300人,理想自动驾驶部门员工约为900人。
其一,是变焦BEV技术。传统BEV技术无法根据特定场景自由调整感知的像素网格大小,而小米的变焦BEV能够根据泊车、城市和高速三种不同的场景动态调整感知范围和像素网格大小,让车辆该看得清时看得清,该看得远时看得远。
其二,是超分辨率占用网络。传统的占用栅格网络将障碍物描述成一个个方块,每个方块的精度为0.2-0.3米,因此对于小东西的识别常常出错。
小米一方面把栅格的精度继续提升,做到了0.1米,远超特斯拉的0.32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0.2米;
另一方面,小米通过自研的超分辨率矢量算法,把物体描述成由连续曲面组成的立方体,而非单独一个个突兀的方格子,对于收费站前的抬杆、临时红绿灯等异性障碍物的识别效果更好。
小米的智能驾驶不依赖高精地图,而是通过大模型实时生成道路拓扑结构,行业中类似的技术还有华为的RCR道路拓扑网络、小鹏的静态BEV;
从大模型的应用维度来讲,小米目前仅次于整套智驾系统全部端到端的特斯拉V12,以及小鹏在感知和规控模块模型化的Xnet2.0+Xplanner。
智能座舱是小米最擅长的领域,同时也是手机厂商造车的核心优势。小米和华为是目前业内唯二手机、车机、智能家居共用一套操作系统的企业,因此能够带来不错的联动体验。
类似于华为在问界新M7上搭载的MagLink功能,小米的平板电脑也可以通过前排座椅接口接入座舱澎湃OS操作系统,做到用平板控车。澎湃OS还赋予了车机更加流畅操作体验,OTA时间大大缩短,以及广泛的软硬件生态。
但小米有一点和华为不同,相比华为鸿蒙座舱的很多功能只能面向华为手机用户,小米还额外适配了苹果系统,即便是iPad接入前排座椅接口后也能做到控车,对苹果用户更友好。
在座舱芯片和屏幕领域小米也走在行业前列。小米SU7搭载的高通8295芯片,其算力水平是目前8155芯片的8倍;小米SU7还拥有56英寸超大抬头显示,其画幅尺寸仅次于问界M9以及仰望U8上的75英寸AR-HUD。
耳熟能详的故事是,美国在2021年1月15日凌晨把小米列入涉军企业名单,并宣布要制裁小米。
小米的一位董事建议雷军认真思考一下造车的事,但彼时已经规划好明确退休时间点的雷军,其内心无疑是抵触的。
这意味着曾经在智能手机领域呼风唤雨的雷布斯,要在一个陌生的领域,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,从头再来。
抱着劝退董事会的想法,小米还是紧急成立了10人的筹备组开始调研造车,在短短75天时间里几乎把国内的整车厂跑了个遍,参加了85场拜访沟通会,与200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深度交流。
如果小米决定不造车,那么重叠度极高的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,前者的人才资源将会在可见的未来被后者不断掠夺,而小米到了那时注定就会沦为一家传统企业。
所以,雷军得出的结论是,智能汽车才是未来的风口,能够获得外界足够多的注意力、极其廉价的资本和足够多的人才,小米一定要跟着风口走,小米造车不得不干。
于是,在2021年3月30日,小米正式官宣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,并提出了三点具体的执行计划:
随后,小米系资本,小米集团、顺为资本和小米长江产业基金,开始快速通过融资和收购的方式布局智能汽车产业链,并在自动驾驶、动力电池和车载芯片等核心领域集中发力;
人才方面,雷军从小米内部抽调了多名核心骨干组成小米造车核心领导层,其中不乏和雷军一起喝过小米粥的联合创始人刘德、联合创始人洪峰;
对外,小米招募了前宝马iX系列外观设计师李田原,后者在看完小米决定造车发布会后向雷军主动请缨,举家从德国搬回国内。
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,面对激烈变革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,以及外界对于小米造车的种种猜测和捕风捉影,雷军和小米都选择了沉默以对。
除了在去年8月份的年度演讲中,雷军汇报了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之外,就是在这次,雷军将这辆在多个核心技术上实现“跨越”的小米SU7,真正带入公众视野。
但不说并不代表造车容易。就在小米SU7发布前夕,雷军还在某场聚会中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互诉衷肠,他说经过这几年的造车实践,才发现造车原来比想象当中的还要难十倍。
但故事亦有不为人知的一面,雷军在小米造车这件事上的思考与决断,绝不仅仅来源于在决定造车后这1003天内的认知革新,而是贯穿其三十余年创业生涯始终。
1991年,雷军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创办了金山公司。雷军当时的想法很简单,金山要做的业务不是自己感兴趣的,就是市场迫切需要的。
因此,在金山公司耕耘的10余年职业生涯里,雷军虽然名声大噪,但也错过了中国互联网第一波发展的黄金时期。这段经历让雷军深谙把握时机的重要性。
雷军后来在一段采访中表示,“创业不仅是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”。这种思想对于雷军日后创办小米手机,以及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,都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。
2016年,小米5代遭遇了严重的产能不足问题,大量客户纷纷退单,再加上上游核心供应商太过强势,小米一度遭遇了创业以来最灰暗的一段时光。
为了挽救小米于大厦将倾,雷军不仅亲手接管了手机部门的每一条产品线,还在同年做出了公司最为关键的战略转型,不计代价深耕硬科技;2020年,小米在研发上再进一步,宣布要在未来10年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。
以上种种都奠定了小米在决定造车时的创业底色:雷军和小米核心管理层亲自主导小米造车业务,并坚决奉行“自己造、不并购、不代工”的核心原则。
雷军更不怕从零学起。作为小米造车业务的一把手,曾经自嘲是外行的雷军,在小米决定造车后的1003天里已经深度地体验了超过150辆车。
有时在公司地库中看到自己没开过的车,雷军还会在群里问这辆车是哪位同事的,能不能借他开几天;
而在首款车型的研发当中,雷军更是深度践行“歼灭战”原则,集中优势资源并以超过传统车企10倍的研发水平,总计投入3400名工程师和100亿研发资金;
小米亲自下场在北京金桥智能制造基地花费数十亿人民币购地建厂,只为把全套制造环节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但对于如此这般的投入水平,雷军还是做不到绝对自信。在一段采访中,雷军表示他特别担心小米SU7上市之后,大家都不买账;
在技术发布会中,小米在多个核心工艺环节还相继邀请了多名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,只为给小米SU7做技术领先的背书。
首月上市的好评率一定要达到99%,就是说100个人买了,如果其中99个人都说好,产品接下来就一定能大卖,小米14的成功就是最好的验证。
无论成功与否、外界如何评价,伴随着小米SU7的发布,创业者雷军和硬科技小米都翻开了未来10-20年的全新篇章。
雷军说,小米SU7还要再晚几个月才能和大家真正见面,虽然工厂已经在小批量量产,但依然有着大量的测试工作要去完成。